热点快讯

ST九芝明日“摘帽”,未来发展能否破业绩困局

栏目:热点快讯 日期: 作者:seo998 阅读:4

近日,九芝堂(维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芝堂、st九芝)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交易于5月6日停牌一天,自5月7日开市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变更为“九芝堂”。“摘帽”虽可喜,但其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依旧令不少投资者担忧,2025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其营收、净利润双降,“摘帽”后的九芝堂路在何方?

内控缺陷已完成整改

2024年4月25日,九芝堂发布公告,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导致公司2022年年报产生差错,2023年度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深交所发出“其他风险警示”。当日,九芝堂股票停牌一天,4月26日开市起复牌,股票简称由“九芝堂”变更为“ST九芝”。

最新公告显示,九芝堂内部控制缺陷已经完成整改。九芝堂表示,目前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为零,非公司银行账户内的资金产生的全部收益已转入公司银行账户。公司进一步强化风险合规意识,加强内控管理,落实各项整改措施,重点开展内控质量专项提升工作,保证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运行。

3月28日,九芝堂还披露了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标准无保留意见的《2024年度审计报告》、标准无保留意见的《2024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关于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否定意见涉及事项影响已消除的审核报告》,2023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否定意见涉及事项的影响已消除。

根据相关规定,九芝堂股票将于2025年5月6日开市起停牌1天,并于2025年5月7日开市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并恢复交易,证券简称将由“ST九芝”变更为“九芝堂”,证券代码仍为“000989”。撤销其他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交易日的涨跌幅限制由“5%”变更为“10%”。

业绩承压明显

资料显示,九芝堂前身“劳九芝堂药铺”,最早可以追溯到清顺治七年,即公元1650年。1999年,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次年登陆深交所。

2013年至2015年,九芝堂营收分别为6.1亿元、7.98亿元和8.72亿元。2015年,友搏药业董事长李振国以15.03亿元购得涌金集团持有的九芝堂28.06%股权,并增发2亿多股份注入资产。此后,公司业绩高速增长,2016年和2017年分别实现26.74亿元和38.37亿元营收。

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业绩高速增长后,近年来,九芝堂业绩承压明显。友搏药业曾承诺,要实现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58亿元、5.15亿元以及5.79亿元,最终这三年都踩线过关。承诺期一过,九芝堂业绩开始变脸,2018年至2024年,九芝堂净利润分别为3.36亿元、1.92亿元、2.72亿元、2.71亿元、3.58亿元、2.97亿元、2.16亿元,除2022年因非经常性损益出现较高增长外,其余年份九芝堂净利润增速均较缓或出现同比下滑。

自2017年起,九芝堂就一直在寻求转型,公司当年推出裸花紫珠牙膏,比同行晚了小十年踏进大健康领域;同年6月,九芝堂耗资1.99亿元增资科信美德,加码糖尿病生物制药;2018年又投资约10.11亿元增资思迪美科公司,布局干细胞赛道。然而,转型多年后,九芝堂仍在原地徘徊。

2025年一季报显示,九芝堂实现营业收入为8.06亿元,同比下降25.36%;归母净利润为1.17亿元,同比下降19.40%。对此,九芝堂表示,本报告期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25.36%,主要系公司部分产品销售较同期下降所致。

核心产品医保受限

除了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需求变化外,医保政策的变化也是导致九芝堂产品销售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4年12月3日,九芝堂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友搏药业主要产品疏血通注射液的医保备注内容有部分调整,由“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调整为“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急性脑梗塞患者”。

九芝堂的核心产品包括疏血通注射液、驴胶补血颗粒、六味地黄丸、安宫牛黄丸等,其中,疏血通注射液是整个公司的“现金奶牛”。

作为友搏药业的独家品种,疏血通注射液主治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据米内网数据,2017年疏血通注射液年销售额高达37亿元,位居全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最畅销品牌前20名。同一年的医保目录调整之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首次对26个中药注射剂做了限制,主要包括使用单位级别及使用病症限制,疏血通注射液也在其中。受此影响,2018年九芝堂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8.61%、54.63%,为31.23亿元和3.27亿元。不过,疏血通注射液仍在九芝堂营收中占据较大比重,2024年前三季度,疏血通注射液营收为4.99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24.18%。而在2024年年报中,九芝堂未披露疏血通注射液的相关营收额。

“摘帽”对九芝堂来说有哪些积极影响?2025年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双降,主要是哪些因素导致?针对部分产品销售下降的情况,公司在产品策略上会有哪些调整?站在“摘帽”的新起点上,公司未来三到五年的整体发展战略是怎样的?在业务布局、市场拓展、业绩增长等方面有哪些具体的目标和规划?针对上述问题,5月6日,新京报记者向九芝堂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应。

关键词:

相关资讯

最新评论

我要评论